什么是駁領?
什么是駁領?
駁領是西式服裝中最常用的領型之一,由衣領和駁頭面部分組成。有多種式樣變化,常見的有平駁領、戧駁領(即劍形駁角)和連駁領(即領面和掛面相連,沒有串口縫)三種。在縫制工藝上,還可分為簡做(適用于一般布料和化纖衣料)和精做(適用于高檔毛呢衣料)兩種。這里以男式平駁領為例,介紹其縫制工藝操作規程。
西裝駁領的制作一般由型板設計、扎緝領村、歸燙領側面、劃串口、緝串口等多遭工序組成。因西裝駁領的做領和裝領工藝是臺在一起的(衣領制作完成就已裝縫在衣身上T),所以就不專門介紹駁領的裝領技法了。
1、型板設計按照駁領的式樣造型和尺寸規格的要求預先將各類型板打好備用。常用的型板有:裁領襯用的凈型板、領腳彎度與寬度型板、歸燙領腳側面彎度型板、劃領面串Ⅱ型板、劃掛面串口和大身領圈型板。
2、裁配領襯、領里和領面按裁領襯的凈樣板裁出領襯兩層,一層用軟襯,后面放縫頭0.7厘米,另一層用細布襯,后面縮短兩個縫頭,領座處放一個縫頭。裁領里要根據領襯的大小在三面各放縫頭0.8厘米,上口不放,串口應是直絲綹。領面采用橫料做,領面長度按領側面(領里)放長16厘水,寬度一般為11厘米左右,前領外口斜下1厘米劃順。如采用條格衣料,后領中間要對準后背的條格,兩個領角的條格要對稱。
3、扎緝領襯先將軟領襯與領里后中縫拼緝好,并分開燙平。然后把細布領襯與軟領襯扎好.領座處細布襯離開軟領襯0.7厘米,同時按領座寬度2 8厘米扎縫一道,隨即翻轉再與領里扎牢,扎時拼縫對準,三面留出縫頭0 8厘米,上口與領襯擺齊。最后是緝領側面,領座處緝線7道,外領緝斜角形,緝時,面料要略拉緊些,使領側面要有里外勻。
4、歸燙領側面將緝好的領側面下口留縫0.8厘米,甩手針板牢。把緝好的領側面接領腳的歸撥型板進行歸燙,先把領腳按2.8厘米寬燙實,下口拼縫處歸直,肩縫處要歸夸,領側面歸燙好后,用凈樣板修正,左右兩邊要對稱一致。
5、敷領面先歸燙領面,將領面外口8厘米處絲綹燙順直,在肩頭處做歸攏,領崖下口中間10厘米要撥開燙,領腳駁角處5厘米絲綹歸直。領面歸拔后,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磚卻后再敷鋇面。敷鋇面時,將領側面與領面扎-遭定位線。扎時領茴放出l.3厘米,距領邊1厘米.針距約0 2厘米左右,在領角處而料放松,扎到領肩處將領側面略拉伸一下,后中部位平扎。然后把頓側面與額面矯車,接著把領面外口縫頭包實,領里扣轉。領側面要用斜針扎牢。最后,把外口扎縫燙順。
6、劃串口劃串口町分三步。第一步將燙好的領頭,采用領串口小型板擺準外口領角,劃準領面寬度,將縫頭撩起在下面劃上粉印,左右兩側要對稱一致。第二步劃大身領圈,采用白細劃粉接領圈型板擺準,將肩縫和駁頭眼刀劃上粉印。第三步劃掛面串口,將掛面按橫絲綹擺準,里口抹下0 3厘米,外口對準駁口眼刀。
7、緝領面串口將上下粉印對齊,缺嘴眼刀對準,按粉印牢串口,緝線要順直,上下層松緊一致。掛面里側打倒回針。缺嘴處留4厘米頭打結。
8、分串口、、扎領里在分串口之前,先把領側面與大身扎牢,串口留縫1厘米修齊,在串口里側離駁口線2厘米處劃眼刀一只。然后將大身領圈縫頭向領里坐倒,操作時下墊銑凳,縫頭用扎線以斜針嬌牢領襯,針距約1厘米左右。
9、捏扎領面串口將大身翻轉過來,領面串口放在鐵凳上,把串口縫捏分開,用扎線扎牢,扎時沿串口緝線上側扎直。接著把掛面串口內縫縫牢,同時補縫掛面上段。然后,將兩角包轉、包實,包縫寬2厘米,下面的縫子要蓋過領座。如果是條格面料,其左右條格要對稱.兩角長短一致,絲綹順直。
- 上一篇:圣達信工裝產品交流展會
- 下一篇:絎縫工藝詳細介紹